深圳市朋誠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廣東省深圳市)從事再生資源回收二十余載;是專業廢品回收的企業;致力于再生資源的各種工業廢料收購、分揀、打包、銷售一體化的回收企業;提供五金塑膠回收、電子回收種類;各種庫存電子物料、廢舊金屬;廢鐵,模具鐵、廢鋼筋等工業廢鐵、新能源電池回收。業務范圍(深圳、東莞、廣州、惠州、河源、中山、珠海、江門)以珠三角為中心輻射整個廣東省提供上門回收服務;全國各地量大可上門評估回收。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是我國電力工業的一面旗幟,持續引領發電行業進步。公司注冊資本349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包括電源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金融、煤炭、交通運輸、新能源、環保相關產業及產品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銷售,實業投資經營及管理。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西安市)是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多種資源高效開發、綜合利用、深度轉化為一體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 延長石油產業主要覆蓋油氣探采、加工、儲運、銷售,石油煉制、煤油氣綜合化工,煤炭與電力,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發與中試、新能源、裝備制造、金融服務等領域。目前已形成原油生產能力1200萬噸/年、煉油加工能力1740萬噸/年、天然氣產能53億方/年、煤炭產能1100萬噸/年、化工品產能670萬噸/年、煤制油110萬噸/年、乙醇10萬噸/年。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陽區)前身是1982年7月成立的中國煤炭進出口總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煤炭生產貿易、煤化工、發電、煤礦建設、煤礦裝備制造以及相關工程技術服務,涵蓋煤炭全產業鏈,肩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現有可控煤炭資源儲量超過760億噸,生產及在建煤礦70余座,煤炭總產能達到3億噸級規模,煤炭年貿易量3.6億噸。煤化工總產能1800萬噸,產品主要包括煤制烯烴、甲醇、尿素、硝銨、焦炭等。現有控股和參股電廠50余座,總裝機超過2850萬千瓦。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是2002年底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組建的國有獨資發電企業,主營業務為:電力生產、熱力生產和供應;與電力相關的煤炭等一次能源開發以及相關專業技術服務。近年來,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和國家能源戰略,加快結構調整,著力提質增效,深化改革創新,加強黨的建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行業地位明顯提升,2021年在世界500強排名352位。
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現已發展成為一家以鋼鐵智造、現代流通為戰略優勢產業,以節能環保、數字科技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2+2”產業格局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擁有各級企業164家,其中控股一級企業34家,控股上市公司2家,分別為杭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600126)和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26)。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是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中堅、核技術應用的骨干,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肩負著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雙重歷史使命。新的中核集團建立起先進核能利用、天然鈾、核燃料、核技術應用、工程建設、核環保、裝備制造、金融投資等核心產業以及核產業服務、新能源、貿易、健康醫療等市場化新興產業,形成更高水平的核工業創新鏈和產業鏈,顯著提升了我國核工業的資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體國際競爭實力。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是由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是第一家在倫敦上市的中國企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企業,第一家同時在香港、倫敦、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大唐國際是中國最大的獨立發電公司之一,歷經 27 年,所屬運營企業及在建項目遍及全國 19 個省區,經營產業以火電、水電、風電、光伏為主的發電業務,同時涉及煤炭、交通、循環經濟、售電等領域,已從單一的火力發電企業成長為涉足多個領域、多種產業的綜合能源上市公司。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區)是以原中國航空油料總公司為基礎組建的國有大型航空運輸服務保障企業,是集航空油品采購、運輸、儲存、檢測、銷售、加注為一體的航油供應商,中國航油控股、參股20多個海內外企業,構建了遍布全國的航油、成品油銷售網絡和完備的油品物流配送體系,在全球280多個機場為460多家航空客戶提供航油加注服務,在23個省、市、自治區為民航及社會車輛提供汽柴油及石化產品的批發、零售、倉儲及配送服務,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和西南地區建有大型成品油及石化產品的物流儲運基地。
潞安化工集團公司(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是以原潞安礦業集團煤化產業為主體,整合重組相關省屬企業化工資產和配套煤礦組建而成的煤化一體省屬重點國有企業。截止2021年底,資產總額3400多億元。2020年實現利潤12.82億元,2021年實現利潤47.11億元,2022年1-5月實現利潤41億元。化工:焦化業務、煤制油業務、潤滑油業務、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銅基新材料、碳基新材料。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省太原市)下有焦煤股份、西山煤電、汾西礦業、霍州煤電、山煤國際、華晉焦煤、山西焦化等23個子分公司。擁有山西焦煤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3個A股上市公司。山西焦煤以煤炭、焦炭為主業,現有151座煤礦,規劃能力2.48億噸/年;50座選煤廠,入洗能力1.6億噸/年;4座焦化廠,產能940萬噸/年;6座燃煤電廠,19座瓦斯及余熱電廠,總裝機容量4896MW;民爆產能12.2萬噸/年。
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平頂山市)由原平煤集團和原神馬集團兩家中國500強企業重組而成,原平煤集團為國家“一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是新中國第一個自行勘探、設計興建的國有特大型煤炭基地,素有“中原煤倉”之稱;原神馬集團是改革開放之初國家第一批引進的9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家全套引進日本先進設備技術、生產尼龍66工業絲和浸膠簾子布的現代化企業,結束了我國高品質輪胎骨架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山西省陽泉市)是勇擔“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歷史使命,由世界500強企業——陽煤集團整體更名而來的高科技新材料產業集團。2020年10月,正式揭牌,擁有華陽新能源股份公司和華陽新材料股份公司兩個上市公司,煤礦10座,核定生產能力2860萬噸/年。陽煤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建企70余年來,累計生產煤炭20億噸以上,上繳稅費2000億元以上,為保障國家能源供給和新中國工業基礎體系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冀南鋼鐵集團(河北省武安市)以裕華鋼鐵為骨干,文豐鋼鐵、河北興華鋼鐵、唐山港陸鋼鐵、華信特鋼、冠豐冶金全資產融合,正式成立,現已躋身于中國特大型民營鋼鐵集團行列。目前擁有中厚板、帶鋼、線材、熱軋卷板、冷軋薄板、不銹鋼板、H型鋼、螺紋、鑄造用生鐵等十幾個品種、26個系列、200多個規格的優質產品線。“冀鋼”、“裕冠”、“興華”、“港陸”牌系列產品均為河北省名牌產品及質量信得過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南美、歐洲、中東、 非洲、亞洲五大市場。
江蘇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是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國有控股公司。公司以打造行業內有影響力的標桿企業為目標,以MWT技術(高效背接觸電池、組件技術)為核心,致力于為分布式市場打造高端MWT玻璃組件及柔性輕質組件,同時兼顧更適應于主流大型電站需求的182組件系列,利用產業鏈優勢及長期積累的高端組件制造經驗,生產高質量常規多主柵組件。
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陽區)是一家以炭素、鋼鐵、醫藥、商業、航空五大板塊為核心的跨行業、跨地區、多元化、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方大炭素是世界第一大的炭素聯合企業和國內唯一具有生產核級炭素制品資質的企業;方大鋼鐵綜合競爭力位列2019年中國鋼鐵企業第6位,系唯一入圍前十名的民營鋼鐵企業;方大特鋼是彈簧扁鋼和汽車板簧精品生產基地;方大萍鋼是中國建筑用鋼最大生產企業之一;達州鋼鐵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釩鈦鋼鐵精品生產基地;東北制藥是中國重要的藥品生產與出口基地。
東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省寶雞市)是1979年由村辦集體企業發展而來的大型民營股份制企業。擁有員工1.8萬余名,下轄100多個成員企業(公司),分布在上海、天津、重慶、西安、南京、廣州、長沙、青島、無錫、秦皇島、蘭州、西寧、銀川、包頭、烏魯木齊、成都、拉薩、昆明、貴陽等40多個中心城市,主要涉入貿易供應鏈、實體制造、地產服務三大產業板塊,業務布局全國,輻射全球市場。
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張家港市)現為永卓控股有限公司鋼鐵制造板塊的經營主體。 經過近40年的發展,今日的永鋼集團,形成了建筑、交通、機械、能源四類產品集群,是全國重要的建筑用鋼、優鋼線材、特鋼棒材生產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大規格直接切削貝氏體材料,馬氏體耐熱焊絲鋼SA335 P91熱軋盤條兩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主要產品:建筑用鋼、優特鋼線材、優特鋼棒材、鋼錠、連鑄圓坯、模鍛件。
新奧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市)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能源企業之一,新奧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運營250多個城市燃氣項目,LNG年配送能力超100億方,運營中國首個大型民營LNG接收站——舟山LNG接收站,業務覆蓋分銷、貿易、儲運、生產、工程在內的天然氣產業全場景。 依托產業最佳實踐,新奧股份打造天然氣產業智能運營平臺——好氣網,加速聚合天然氣產業需求、資源、交付、儲備生態,創新發展數智服務,致力成為天然氣產業智能生態運營商,推動天然氣產業數智升級。
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陽區)由原京泰實業集團、北京控股和北京燃氣集團聯合組建的市屬大型國有企業集團。 ?以“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為社會責任使命,北控集團緊抓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引擎,契合國家戰略需要,重點投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保、 民生改善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致力于提供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城市一體化綜合服務,覆蓋全國 400余個城市,海外業務發展延伸至歐洲、美洲、大洋洲和東南亞。